椰子殼炭化產(chǎn)物以及技術活化性能前景
以椰子殼的炭化產(chǎn)物(椰殼活性炭)為原料,以KOH為活化劑,通過調控KOH與椰殼炭化料的混合比、活化溫度及活化時間,制備出B.E.T比表面積大(3326?O/g),孔徑分布窄(孔徑集中于1.5~2.5 nm),吸附性能高(碘吸附值2779 mg),業(yè)甲基藍吸附值675mg/g)的超級微孔型活性炭。
研究表明,區(qū)別于鮮椰果殼原料,采用已除去大部分有機物的椰殼炭化料為起始原料,具有炭含量高、結構更穩(wěn)定、細胞腔之間已初步形成孔道等特點,KOH藥劑容易充分浸入,以較少的藥劑用量,控制活化工藝條件可制備出微孔發(fā)達的超大比表面積活性炭。KOH浸漬比過量和活化溫度過高不利于微孔的形成,造成較多的中大孔出現(xiàn)。此類型超大比表面積椰殼活性炭在天然氣儲存和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